最近在讀《第五項修練》。
人要能進步,需要吸收各種學問,但學問的目的不是讓自己變成無法決斷的人,不過這也是所受的教育不是決斷的教育的緣故。
教育有三種,從上課方式看得出來。
會填鴨的、循規蹈舉的,是底層的教育,目的是迅速培養基本技術員,讓他們能夠有糊口能力。
如果上課要做簡報,整理各種不同觀點,要上台報告,這是中產階級的教育,目的是培養中層的各類人員和中下層管理階層。
如果上課在介紹完各種觀點,例如歷史戰役各方的情況,之後老師問你,如果你是某方的指揮官或執政者要怎麼決斷?這是領導者的教育。
領導者最需需要的能力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說收集資訊的能力。實際上不對,因為領導者最不缺的就是資訊,所以領導者不需要像中產階級教育在那邊分析利弊得失整理各種論點,那是中產階級整理給領導者的。
領導者最需要的能力,就是決斷。決斷完全考驗人品和人格,而人品恰恰只能從實踐中學。所以做了什麼樣的決斷,如何接受決斷的結果,完全反映領導者候選人的人格。
所以無論古今中外,所有的貴族教育,全部強調品德的重要,不過現在都被嗤之以鼻,因為看這套給貴族的書的是中產階級,中產階級起步不需要品格。甚至他們還踐踏品格,而模仿中產階級教育的底層教育,就更加劣化,他們認為之所以組織與團體能夠運作,就是鄙視道德與品格的緣故。
只有認為品格與道德十分重要的人,無論他是深刻的理解,還是剛剛認識到,只有這樣的人能夠脫離整個低道德社會的泥淖,並且建立高道德的正向循環系統。
劣根性不是人人有,但大部分人容易劣化,因為劣化是通往衰敗社會的必然現象,跟養魚一樣,原理雖然非常簡化,但淺層上是相通的。
如果一家企業充滿惡性的政治鬥爭,不要懷疑,就是面臨衰敗的企業,如果不是個君子,就趕緊離開。因為衰敗的企業很快就會出現資源不足,或是為了表面的利益,引入不當的管理方式與經理人,使得低道德要素被引進系統裡面,這都會導致政治鬥爭的出現,而且會形成負向的循環,一直到系統掉到較低品質的穩態為止。
注意,任何組織都是開放系統,否則生命與自組織現象就無法存在,不是開放系統的組織很快就會停止運作,就像鐘擺一樣。低道德要素的存在,從能量上看就是有個怪獸把供應給大家的能量吃掉了,並且不吐出能量來,所以在會計帳上,很容易會出現假帳與侵吞的情形。如果還能發現低道德行為,說明公司還在正常運作,因為正常的組織能夠進行自我修復。
所以品格跟組織的興衰息息相關,因為品格就反應了組織能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