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大貓貓,成天發情,牠發情是動物的天性;發情會亂叫,就吵到人,請問是他天性有問題,還是因為環境不對?那麼到底是要改環境呢?還是要改貓呢?現代人很多都選擇改貓。
幫助人也是天性,但環境不對,所以看起來幫人出錯了。這幫助人、利他的趨向就跟貓發情是一樣的。孔門講這個「性」跟「命」,性是什麼?就是天性,基本上是不變的。而命呢?就受制於環境。
你要如何調和性跟命?就說想幫助人,但環境不對又會錯幫人、錯幫人,這就沒有致性命。怎麼辦?怎麼樣調和「性」和「命」?
引〈論語·里仁〉:「擇不處仁,焉得智」就對了。
你想,你是仁人,就是性。那為何要擇仁而處?因為這是環境問題(命)。那怎麼樣擇仁而處?里仁就告訴你答案,需要「智」。你需要智慧去調和性命。好比打遊戲好了,例如 Sdorica,最近最紅的解謎手遊,基本上要三個角色破關。角色有各自的屬性和技能,敵人也有。這屬性就是「性」。你說你的隊伍很強,但為什麼破不了關?這就是因為你的隊伍不能攻克敵人所形成的環境(命)。怎麼辦?你得動腦,去調整隊伍,調整打法,或者先練功升級,這就是(智)。
人要成仁,必要用智。因為「智者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