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民主的官僚路徑

Rifur Ni
2 min readJun 30, 2017

--

就劉仲敬所引清朝時考察歐洲民主得到的結論說,「民主不過是野蠻部落的簡陋之習,他因為沒有我們大清這樣高度現代化的、高度完備的官僚體制。」(註一) 按劉說,日本的封建制度比起大清的官僚制度,更原始也更接近於部落簡陋之習,因此日本的民主化更接近於歐洲路徑。

後來我對新儒家有一個同情的理解,他們或認為這傳統沒有自由民主,所以要移植「西方」的理論進來改造中國傳統,這樣想法是合理的,但卻會面臨到哲學理論與現實脫節的問題,結果就如同曾教授所說,新儒家「或許沒對政治實踐產生什麼樣重大的貢獻。」要論理論上的創造與貢獻,實際上自由民主的根苗就在春秋當中,如同葉教授所說:「羅素曾經告訴我們說,先進國家的政治思想,他所開出的一套特定的哲學,其實有可能都是對於他們自己的傳統所做的系統性的理解跟釐清。」

從劉仲敬的部落貴族說,是一套誕生共和以致民主的路徑,從熊十力的春秋周官說,卻是一套從官僚體制誕生共和以致民主的路境(註二)。非常有意思。

===
註一:https://medium.com/@LiuZhongjing/政治體制演變史視角下的英格蘭-92649de95aae
註二:參見熊十力論六經、原儒等書

--

--

No responses yet